介绍完上市俱乐部和西甲会员制俱乐部后,在俱乐部管理系列文章的第三篇中,我们来看看德甲会员制俱乐部。
绝大多数德甲球队都处于“50+1条款”的监管之下,并不是完全会员制的俱乐部。 这其中包括球迷熟悉的拜仁慕尼黑、沙尔克04、斯图加特等球队,甚至还有第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上市俱乐部多特蒙德(下文详述)。 只有勒沃库森和沃尔夫堡是例外。
【德甲会员制改革与“50+1”条款的诞生】
与西班牙会员制俱乐部一样,德国俱乐部在足球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也逐渐遇到了会员制带来的瓶颈。 和西班牙一样,德国足球也经历了历史性的改革。
1998年10月,德国足协通过会议正式宣布,德甲和德甲2队将改制为股份公司。 具体方案是:俱乐部仍维持会员制,但旗下球队将转型为股份制。 俱乐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球队股权转让给其他投资个人或公司。
例如,拜仁慕尼黑将其持有的拜仁慕尼黑有限公司(实际上是球迷熟悉的拜仁球队)9.1%的股份出售给阿迪达斯和奥迪,同时保留球队。 81.8%的股份。 (2013年,拜仁慕尼黑将部分球队股权出售给安联)
计划中的“某些条件和限制”就是德甲球迷熟悉的“50+1”条款。
当有媒体翻译转载这一条款时,球迷们产生了误解,认为私人或公司最多只能拥有德国队49%的股份,俱乐部必须保持至少51%的股份。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51%是指投票权而非控制权,比例条款原文不是51%,而是超过50%。 即使是非整数 50.1% 也是可以接受的。 “50+1”条款的正确解读是:设立有限公司(球队)的母俱乐部必须为球队保持50%以上的投票权。
再比如,2011年慕尼黑1860即将破产时,来自约旦的商人伊斯梅尔花费1800万欧元购买了球队60%的股份,但只获得了49%的投票权。
对于上市球队(目前德甲仅多特蒙德上市),俱乐部拥有球队100%的投票权,但承担无限责任。 股东只有股权,没有投票权。 具体到多特蒙德,俱乐部只拥有球队不到10%的股权,但却对球队的运营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城(上图左)和勒沃库森拜耳总部的十字LOGO喷泉(上图右)分别象征着两个城市、两家公司密不可分的关系。
“50+1”条款也有例外,即“勒沃库森规则”,或者“拜耳规则”。 规定规定,如果一家公司在1999年1月1日之前连续经营俱乐部和球队超过20年,则可以完全拥有该球队法甲球队收入,不受“50+1”条款的限制。 迄今为止,德国只有勒沃库森和沃尔夫斯堡两支球队有资格获得这项法案。 勒沃库森原是拜耳制药为其员工建立的体育俱乐部,全称“拜耳-勒沃库森”。 沃尔夫斯堡的情况也类似。 甚至整个城市都是在二战前建造的,只是为了容纳大众汽车员工。
【德甲联赛经营状况】
“50+1”条款的设立,无疑是在引入资金维持俱乐部良好运营的同时,仍将德国足球的核心控制权交给球迷的一种尝试。
但这一条款的存在,基本上挫伤了外商富商为球队注入资金的积极性。 如果石油金融家对德国某支球队进行大量投资,但无法获得过半的投票权,仍然无法完全控制该球队,那么它既无法获得在现实世界中玩FM的乐趣,也无法获得全球声誉。 如果没有噪音,那么他很可能会将兴趣转向其他联赛的球队。
没有巨额的外部资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投入,加上德国在欧洲良好的经济形势,以及足协严格的财务监管,德甲已经成为欧洲财务最健康的联赛。
2012-2013赛季,德甲联赛总收入在欧洲五大联赛中排名第二。 但与其他联赛收入严重依赖转播权不同的是,德甲联赛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成功的商业发展和相对较好的比赛日收入。
(注:本文所指五大联赛为欧洲统计机构和球迷俗称的英超、西甲、意甲、德甲、法甲,以及排名前五的非欧足联联赛,下同.)
由于2002年德甲原转播商基希集团破产,德甲俱乐部普遍损失了近30%的转播权收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德甲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尽管债务重组后重生的基尔希集团回购了德甲和德甲2的转播权直至2014-2015赛季法甲球队收入,但合同金额仍然在五大联赛中排名最后。 但由于整体出售转播权以及相对均匀的分配方案,德甲球队转播权收入最高的仅为最低收入的两倍,在五个大联盟中是最低的。 最高数字是西甲联赛的12次。
德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德国球迷的消费习惯也比较高。 德甲球队往往从本土企业和个人那里获得较高的赞助或冠名权收入,在国内球迷的消费品方面拥有良好的资金。
同时,由于“50+1”政策的限制,俱乐部门票价格的任何上涨都需要投票。 尽管德甲球队多年来一直保持低价,但他们的上座率和现场观众人数却是最高的。
这也使得德甲联赛的比赛日收入仅次于英超,在五大联赛中排名第二。
此外,由于德国足协对德甲球队有严格的债务和损失限制,如果连续几年损失达到一定数额或者债务增长连续超过收入水平,将被禁止参加甲、乙联赛。联赛。
截至2013年6月30日,德甲所有球队的债务总额并未超过7亿欧元,这不仅是五大联赛中最低的水平,甚至还低于两三个英超或西甲的总和。巨人。
持续经营的理念使德甲联赛成为欧洲最赚钱的联赛。 2010年以来,德甲联赛的营业利润一直保持着接近20%的增速。 2012年,这个数字达到了惊人的近2亿欧元。 收入远超德甲的英超联赛,利润也只有8500万欧元。
作为德甲当之无愧的霸主,拜仁慕尼黑在球队管理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2012-2013赛季,拜仁不仅超越曼联,首次进入世界俱乐部收入榜前三名,而且仅商业收入就达到恐怖的2.371亿欧元,仅次于巴黎圣日耳曼的254.7万欧元。 万欧元。 (巴黎的大部分商业收入来自阿拉伯世界的赞助,而这一数额并没有得到欧足联财务公平竞赛的完全认可)
利润方面,拜仁连续21年保持盈利纪录,并在2012-2013三冠赛季创造了历史第二高的税后利润1400万欧元,仅次于近10%受到德国世界杯的刺激后。 2006-2007 赛季所有德国俱乐部的收入都大幅增长。
【“50+1”条款的反对者】
“50+1”条款看似商业与体育的完美结合,也确实给德甲带来了健康的财务状况。 自创办以来,得到了球迷和体育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但在今天,随着足球经济的扩张趋势越来越猛烈,很多人开始怀疑这一条款是保护还是限制今天的德国足球。
迪特玛·霍普(上图左)和马丁·金德(上图后)被认为是“50+1”条款的挑战者,无论是秘密的还是公开的。
作为欧洲最大软件公司SAP的创始人之一,迪特玛·霍普年轻时曾参加过霍芬海姆俱乐部的短期青训。 创业、积累数亿财富后,霍普发现家乡的俱乐部已经跌入谷底。 1988年,霍芬海姆已经降级为业余级别,只能参加德国八级联赛。
出于对足球的热爱和对俱乐部给他青训机会的感激,霍普于1989年接管了球队,他购买了主队的多数股权,然后年复一年地投资球队,却不见回报。 与普通富商买球队签约不同,霍普首先斥巨资建设体育场馆、训练中心和青训营。 他并不想直接收购成功,而是想通过自己的投资一步步让自己的母团队变得成功。 成为德国足球能够延续一百年的中坚力量。
进入21世纪后,霍芬海姆用了7年的时间从德乙升入德乙。 2007-2008赛季首次参加德甲联赛时,霍普追加投资,将伊比舍维奇、登巴巴、古斯塔沃等新人引入球队,让球队直接夺得德甲第二名。 征战顶级联赛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下面的故事对于粉丝来说更为熟悉。 2008-2009德甲赛季上半程,升班马霍芬海姆一度占据积分榜榜首,震惊世界。
在这座人口只有3000多人的小城市里,霍芬海姆的平均上座人数超过2万,这一切都得益于霍普20多年来的潜心经营。 过去20年来,他对球队的总投资已超过2亿欧元,并且拥有球队绝大多数股份(据德国媒体报道约为96%),但仍然只拥有49%的投票权。
然而多年来他对团队百分百的奉献让霍普在团队成员中拥有了绝对的领导魅力,任何决定几乎都得到所有成员的一致支持。 有人说,这违反了“50+1”条款,对于扶持富商毫无用处。 有人说法甲球队收入,这是对他多年努力的应有回报,并不违反规定。
汉诺威96主席马丁·金德则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金德从助听器商人起家,一步步成立汉诺威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自1997年以个人身份接手汉诺威96以来,金德一直在努力让球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虽然他执教下的汉诺威已经能够稳居德甲中游,但距离欧洲战区还差那么一点点。 想要拓展业务、吸引外资的金德将汉诺威96的控股股东从个人变更为自己的公司,并陆续收购了球队约85%的股份,随后坚决撞上了“50+1”条款。 建造厚墙。 他找不到任何外国投资者愿意在不获得相应控制权的情况下向球队投入大笔资金。
愤怒的金德认为“50+1”条款是德国足球吸引资本的最大障碍。 他在球迷面前在媒体上大声疾呼,坚决反对这一“过时”的规定。 2009年11月,他在德国俱乐部会议上提出修改“50+1”条款,但他在德甲和德甲2俱乐部的36张选票中只得到1张赞成票,而他本人也投了赞成票。 包括不受特许经营规定约束的沃尔夫斯堡在内的三支球队都投了弃权票,剩下的32票全部投了反对票,甚至连拼命追求商业发展的拜仁以及上面提到的霍普也投了反对票。 许多认为他违背了德国足球精神的球迷向金德在各大城市的十几家助听器商店泼漆。
更愤怒的金德选择在2010年向德国足球仲裁院提起上诉,目标自然还是“50+1”条款,并扬言要去欧盟。 最终,在法院的调解下,德国足协并没有改变条款,只是删除了《勒沃库森条例》中“1999年1月1日之前”的时限,所以现在的条例变成了:如果一家公司连续经营俱乐部和球队超过20年,可以完全拥有球队,不受“50+1”条款的限制。
但豁免规定并没有赋予个人投资者这个权利(金德早期的投资属于个人行为),金德的愤怒或许还没有结束。
引起更大争议的是RB莱比锡(RB),它是从5年前的德国第五级别联赛的前身SSV中重生出来的。
2009年,已经拥有萨尔茨堡红牛、巴西红牛和纽约红牛三支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著名运动饮料制造商红牛集团购买了原俱乐部的所有权,并转让了球队标志、主场和球队所有名称均已更改。 由于德国足协禁止球队名称中含有“赞助商”一词,所以新球队的名字实际上就叫“赞助商”。 (意思是草球运动,缩写RB与红牛品牌缩写相同,所以球迷们还是习惯称其为莱比锡红牛)
作为一支低级别联赛球队,RB莱比锡每年在球队运营上投入数千万欧元。 不仅可以高价引进超出其水平的球员,而且在青训、俱乐部设施等方面投入巨资,不仅五年内升入三级,还在联赛中淘汰了沃尔夫斯堡。德国杯。 他们还可以将潜在的新星租借给已经进入欧冠的萨尔茨堡红牛进行训练。 他们甚至可以因为实力而被击败。 在德甲3中,他一开始就采取了“四分卫+跑卫”的足球战术,并取得了进球。
但真正引起德国舆论巨大争议的是俱乐部对待“50+1”条款的方式。
红牛集团在球队中仍然没有超过50%的投票权,大部分投票权仍然掌握在俱乐部手中。 不过,由于俱乐部的会员费每年高达800欧元(是皇马、巴萨、拜仁等球队的五倍多),而且申请入会需要得到球队董事会的批准目前,莱比锡的成员只剩下11人,而且基本上都是红牛集团的员工。
这样的回应,让“50+1”条款对球队的监管名存实亡。 包括拜仁CEO鲁梅尼格在内的多位德甲俱乐部高管都对此公开表达了巨大的不满和抗议。 莱比锡红牛目前在2014-2015赛季德甲二级联赛积分榜上保持榜首。 高层已经扬言未来要进军欧冠,他们可能很快就会与这些对手正面交锋。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球迷和体育人士也逐渐开始对“50+1”条款提出质疑。 比如,前球星、现任评论员卡恩公开表示,“50+1”条款应该改革,巨额资金不一定都是坏事。
或许德国足协短期内不会废除这一独特条款,但德国足球的新一轮改革或许即将到来。
【参考】
各俱乐部正式发布的年度报告;
全国联赛委员会发布的年度报告;
德勤发布的足球行业报告;
相关历史事件的维基百科条目;
BBC等权威媒体报道。
标签: